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

合理嗎?基本工資全台單一標準:不分產業(製造VS服務)?不分城鄉?不分年紀?

真平等嗎?全台統一的基本工資與勞動條件!
Q1.不分產業:製造業與服務業應該一樣嗎?勞力密集產業與知識密集產業應該一樣嗎?
Q2.不分城鄉:台北市的基本工資同屏東縣霧台鄉合理嗎?
Q3.不分年紀:一個20歲年輕人與64歲待退者,基本工資相同合理嗎?
Q4.外籍家庭看護工為何月薪是15,840元?不是基本工資18,780元,一樣在台工作這樣公平合理嗎?
Q5.政府調高基本工資,真的有解決改善勞動市場的問題嗎?
     市場是由供需雙方決定! 
由資方開價'不是政府' !
勞方決定是否接受?
應該先求有(就業)再求好(提高薪資福利),不要殺雞取卵!


請大家理性面對現實:詢問一下您身邊的親朋好友(尤其是在鄉間、服務業及中高齡求職者及雇主)
1.她們能否找到完全符合基本工資與勞基法規定(如休假日)?
2.她們有多少人是加保在職業工會?
3.雇主目前是否有利可圖?很多都是[毛三到四]毛利3~4%!
人事成本增加後,雇主如何因應?可以漲價嗎?會減少雇用員工人數?還是關門大吉?



更剝奪弱勢就業機會

勞委會拍板時薪、月薪「雙軌連動」,時薪漲十二元,學者有人憂心更剝奪弱勢族群工作機會。勞工團體則表示,台灣「工作貧窮化」的現象越來越嚴重,時薪調十數元只是「便宜行事」,應該確保月薪有符合生活水準的漲幅。
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,對於時薪加成沒意見,但若月薪僅調至一萬九千元,只比現在基本工資的一八七八○元多二百廿元,算下來一天多不到八元,「買包王子麵都不夠!」調漲時薪不能解決工作貧窮問題,「我不認為這樣的調整可以說服得了台灣勞工。」
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則表示,時薪工作者在市場上的薪資待遇的確不如月薪工作者,月薪制的員工薪水大多高於基本工資,許多大型量販業、連鎖餐飲業甚至大型電子業實施時薪制,薪水都「貼著基本工資走」,即使有賺錢、有能力負擔,也不願替員工加薪。時薪調漲,他「樂觀其成」。
不過他提醒,時薪調漲較多,有些弱勢的中、小企業可能真的付不出一一五元的時薪,建議政府提供其他管道,讓這些公司有轉圜空間。
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則擔憂,時薪一次調漲百分之十二,可能會剝奪弱勢族群的就業機會;這些工時制勞工大都在商業、服務業中,不同步調漲薪資增加的人事成本,可能反而讓物價上漲、使業者減少提供就業機會。勞委會應充分調查,對社會說明。


全文網址: 學者:更剝奪弱勢就業機會 | 打工族時薪調漲 | 國內要聞 | 聯合新聞網 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3/7209223.shtml#ixzz1ztxNF900
Power By udn.com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中華人事主管協會:基本工資再喊漲 人力成本分析躍升重要課題

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 2012-07-02  14:19     
勞委會去年 7 月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,勞委會今年訂出基本工資調漲至 19000 元、時薪 115 元調漲目標,並規劃第 3 季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。
林由敏表示,基本工資連續 2 年調漲,基本工資自從 96 年 7 月 1 日從 15840 元,調高到 17280 元之後, 100 年調高至 17880 元,今年元旦起再度調高至 18780 元。由於基本工資調漲,涉及勞保、健保、勞工退休金的提繳、身心障礙者僱用差額代金、原住民僱用差額代金等各項社會救助給付,都跟基本工資連動,因此,基本工資調漲,不僅只是最低法定薪資調漲而已,牽涉範圍極為廣泛。
林由敏觀察,基本工資調漲,衝擊最大的莫過於聘僱大量外勞的製造業、營造業雇主,以及受到時薪調漲連動的大型連鎖超商、量販店等人力密集的服務業。
由於近年來基本工資調漲腳步速度加快,使得近來有關人力成本分析與人力產值規劃相關課程場場爆滿;例如『人力成本分析與人力產值規劃』 、『企業調節勞動成本的 40 個錦囊』結合法令以及實際操作實務,深獲人資主管好評,課程場場爆滿。 
基本工資如果依照物價指數與經濟成長率為計算基準,目前每月基本工資 18780 元,假使依照往年慣例,以上一年 (100 年) 消費者物價指數 1.42% 計算,基本工資月薪將調高到 19047 元;若以全年經濟成長率 4.04% 推估,基本工資月薪則會調高到 19539 元。
林由敏觀察,近年來,隨著法定人事成本逐漸增加,使得上班族薪資牛步化的狀況更加嚴重。以往聘僱一位上班族,企業主除了給付給上班族的薪資,雇主另須負擔約薪資兩成的人事成本,隨著新制勞工退休金開辦、勞保費率調漲、基本工資調漲、以及即將開辦的二代健保,逐年增加的人事成本,逐漸侵蝕上班族加薪的幅度。法定人事成本逐年增加的情況下,不只是企業主必須亟思因應之道,凍薪時代下的上班族更應思考如何拓展第二專長,強化職場的附加價值,才能爭取加薪的機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